如果我们把自己当成一家公司来运营,会呈现出怎样的场景?
老板是你的大客户,你的工作就是你想卖给他的产品,公司就是销售渠道,劳动合同就是供货合同。升职就是扩大销售量,加薪就是提价,新职务就是开发新产品。跳槽就是换客户,转行就是产品转型。有一些同事是你的供应商或合作伙伴,还有一些同事是你的竞争对手……
本质上说,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都是可以被服务外包替代的。同样,我们既可能存在于买房市场,也可能存在于卖方市场。
例如,拥有专业技能的白领就像是一家专业服务类公司,比如会计、保险、审计、咨询、律师、公关、广告、投行、设计等商业机构。
专业服务公司有两个最重要的特点:高度定制化和高度客户接触。虽然你有自己的专业,但具体做什么,都是领导说了算,这是“高度定制化”。还有,你不像产品型公司一样只要把标准商品交给客户或消费者就行了,在你的整个“生产、销售”中,领导的参与度非常高,这就是“高度客户接触”。
专业服务公司跟产品型公司最大的差别在于,公司最重要的资产都是无形资产,一个是人才,一个是客户关系。而职场人士的两大“资产”同样也是“专业能力”和“与领导的关系”。
职场人士的“专业能力”,相当于一家专业服务公司的人才结构。以此标准,专业服务公司可分为三种:
效率型服务:提供的服务完全可替代,就看谁的效率高,比如客服外包、销售外包。
经验型服务:提供的是靠时间积累的专业经验,替代成本比较高,比如会计、营销类服务。
专家型服务:提供的是完全不可替代,高价值的专家型智慧,比如审计、律师、投行、金融类服务。
很明显,三类公司的价值是依次提升的,比如广告公司,从物料媒体的制作型公司到提供策划的整合传播公司,就是“效率型”向“经验型”的过渡;大而全的整合传播公司从业务中划出一块,设立专业壁垒更高、利润更高的“网红工作室”,这是“经验型”向“专家型”的拓展。
大部分专业服务公司在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,总是努力往价值链上游走。
职场中大部分工作都是介于三者之间,所以我们要对自己的专业有一个清晰的定位:如果你的工作大部分人都能做,那么你的价值就在于效率,即更快的完成,或者是成本,即你比别人更便宜;如果你的工作需要独家的专业经验,那么你的价值在于成果,人家请你就是要解决疑难杂症的,你哪怕天天睡觉,只要能金手指动一动就解决问题,你就是有价值的。当然,大部分工作两年以上的职场人士,既不是简单劳动,也不是高知识的专家,类似于“经验型服务公司”。
专业能力强的人不一定能出业绩。要把专业能力转化为服务能力,才能让客户满意,让领导满意。例如,专业服务公司最容易犯的毛病是“感兴趣的是病的本身,而不是病人”,喜欢秀一些酷炫贵而不实用的东西忽悠客户买单;同样,专业能力强的职场中人也最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,只注重对专业本身的理解,忽视了领导背后的需求。
领导是那种三天不知道项目进展就“慌得一比”的物种,所以最好的与领导相处的方式就是“主动沟通”,把沟通变成惯例。如果你觉得理解领导的需求太难了,也有更简单的方法——事无巨细,及时汇报,不管是项目进度、工作重点、还是时间节点,人员安排,去缓解领导内心的恐慌。有经验的领导,都会通过沟通把工作往自己需要的方向上引导。
只要领导没有明显地说“这事你自己办不用告诉我了”,那就是你的汇报还不到位。
沟通还有一个作用,领导的需求会产生阶段性的变化,尤其是来自高层的原因,你根本不知道,只有主动沟通,你才能把握这位“老客户”需求的变化,并抢在其他同事之前,给予满足。
专业服务行业有一个重要的公式:客户满意度=实际体验-期望值。期望值越高,越容易失望,这是生活中常有的现象。这就像我们求职面试时,总是把自己包装着无所不能的超人一样,但从工作的第一天起,你就不能乱盖楼了,也要学会管理领导的预期值。做事要有长远目标,也要有脚踏实地的小目标;要让领导看到你的潜力与长远价值,也要让他知道你的现状和努力。
在领导眼里,最好的员工是每次都能进步的人。但想要每次都能进步,那每次进步的步子就不能太大,否则容易扯着蛋。小步慢跑几次下来,我们就得到了“预期管理”中最重要的东西——“可预测性”。
“可预测性”的核心是“能力圈”,所以别做万金油式的员工,要清晰地建立你的能力边界,比“哪些擅长”更重要的是——你哪些不擅长。
从数学上说,只要有一个点,和一个方向,你就能想象一条无限长的线。大部分获得晋升机会的人,其职业发展都有很强的“可预测性”,这是领导提拔下属的重要决策依据。
大部分专业服务公司其实是一个很苦逼的生意,特别是“经验型公司”,最重要的资产“人才”和“客户关系”都是易变又无法快速增长的。效率型和专家型比较容易定价,前期往往是计件,后者是项目提成。但“经验型”的工作很难定价,不管是会计代账,还是广告服务费,常常以月费的方式进行,这跟白领的固定月薪是一个道理。
其实,最好的职场生存之道就是像“公司做生意”一样工作,把你的专业知识“产品化”,把你的工作“服务化”,克服人性的脆弱与短视,用商业决策的思维来指引自己的行为。
本文摘编自公众号:人神共奋
|